|
侵襲性細菌干擾正常細胞凋亡 或成癌癥幫兇 |
|
點擊次數:1013 更新時間:2013-03-21 |
|
侵襲性細菌干擾正常細胞凋亡 或成癌癥幫兇 俞振綱的研究團隊發現,侵入人類腸道的侵襲性細菌——如沙門氏菌等,可能具有阻止癌細胞“自殺”的能力。
他解釋說,人體細胞受感染或遭遇基因變異后往往會“自殺”,以求保存其他細胞正常運作。與修補細胞相比,這是比較“經濟”的做法。而俞振綱的團隊經研究發現,侵襲性細菌——沙門氏菌所分泌的FimA蛋白能啟動人體細胞中線粒體上的“電壓依賴性陰離子通道”(VDAC)與己糖激酶的復合體,從而阻止細胞“自殺”,保住細胞“性命”。細菌也得以在細胞內繁殖,導致胃腸炎等病癥。如果遭到入侵的是癌細胞,FimA蛋白也可能保住癌細胞的性命,使其繼續增殖,形成腫瘤。
俞振綱表示,侵襲性細菌阻止細胞“自殺”的機理在現有醫學文獻中極少提及,這是制藥企業研制抗癌藥物的潛在線索。
此前研究證實,肝癌、宮頸癌都是由病毒引起,唯有胃癌被*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。那么細菌是否還左右著其他種類的癌癥?俞振綱認為,在細菌堆積的人體部位,如大腸等,可能受各種侵襲性細菌的影響,導致癌癥加速形成。 |
|
|
|
|